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湖南商务预报

2023年1-9月湖南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总体环比以涨为主,同比下跌

文章来源:湖南省商务厅   作者:消费促进处   发布时间:2023-10-18 12:55:10

  据湖南省商务厅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23年1-9月全省重要生产资料销售均价环比(以下皆同)总体以涨为主,同比下跌。监测样本大类中煤炭、成品油批零、化肥、化工产品市场价格上涨;钢材、水泥、有色金属价格下跌。具体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钢材市场价格先扬后抑,6月初跌至全年底部后低位徘徊、窄幅波动

  (一)1-9月全省钢材市场运行情况

  2023年1-9月全省钢材销售均价先扬后抑,6月初跌至全年底部后低位徘徊、窄幅波动,同比下跌。

  1-2月上半月成交不活跃,库存累库增加,钢价震荡下跌;

  2月下半月市场预期逐步转暖,需求有所改善,库存去化加快,钢价震荡上涨;

  3月钢价先扬后抑,总体上涨。钢材供需状况得到改善,市场心态普遍乐观,总体呈现“供需两旺、供略小于需”的格局;

  4-5月钢价下跌。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钢材市场价格已连跌两月,原燃料价格整体跌幅大于成材,期货跌幅大于现货,钢材市场呈现供需弱平衡、成本支撑弱的特征。从宏观面看,国内经济处于修复性恢复阶段,内生动力不强;从供需面看,供过于求的矛盾未根本解决,国内消费和内需偏弱仍是制约钢价上涨的内在因素;

  6月钢价下跌,钢材市场主要呈现“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特征,钢材市场库存为2020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部分钢材品种价格已跌至近五年低点;

  7月国内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钢价先抑后扬,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明显放量,市场库存处于近年低位;

  8月上旬钢材市场价格冲高回落,下旬逐步止跌企稳,窄幅波动,总体微涨。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有增有降,市场库存略有回升;

  9月钢材市场价格窄幅波动,上旬微涨,中旬微跌,下旬微涨,总体小幅下跌0.4%。钢厂产能开工率略有回落,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增降不一,建筑钢材强于板材,市场库存稳中有降。

  2023年1-9月全省钢材销售均价最低为6月4日4208.85元/吨,最高为3月19日4771.86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563.01元/吨,跌幅11.8%。

  (二)钢材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宏观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心态逐步好转。宏观政策面持续发力,央行9月15日再次降准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国内经济积极因素增多,内生动力逐渐增强;

  二是粗钢压减政策逐步落实,粗钢产量环比回落。据对2家样本企业调研显示,9月钢材市场库存较8月末降幅5.65%,较去年同期增幅7.51%;钢厂厂内库存较8月末降幅5.83%,较去年同期增幅1.04%。市场库存与厂内库存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钢厂产能释放速度减慢;

  三是需求总体稳中向好,建筑钢材需求强于板材。9月正值钢材市场传统消费旺季,季节性制约因素减弱,特别是建筑钢材需求总体好转;

  四是钢材生产成本高位运行,成本支撑作用增强。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焦煤、焦炭价格持续上涨,钢厂盈利空间缩小,出厂价格普遍以上调为主。

  (三)对后期全省钢材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钢材产量继续呈收缩趋势。7、8、9月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已连续三个月下降,钢铁企业将继续落实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后期钢铁产量将继续收缩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钢材需求平稳回升。宏观政策措施出台的力度将持续,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宽松,政策仍有发力空间。目前一般贷款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已低于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宽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较低的融资成本,后期钢材各下游行业中基础建设投资将保持较高增速,制造业增速仍具韧性,但房地产用钢需求将难有明显改善。受制于房地产用钢需求拖累,钢材需求将相对有限,但总体呈震荡中回升态势;

  三是原燃料价格易涨难跌。原燃料库存整体处于低位,叠加四季度钢厂原燃料补库预期,原燃料价格将较坚挺。

  综上所述,当前钢材市场运行环境逐渐好转,利好因素增多,表明前期政策措施开始显效。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不断推进,钢铁行业供需基本面有望进一步改善,叠加原燃料价格高企,成本支撑力度将加大,全省钢材市场总体将呈“低库存、高成本”格局,预计10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总体震荡,底部抬高,上涨和下跌空间均不大。

  二、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后9月初出现拐点反弹,窄幅震荡

  (一)1-9月全省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2023年1-9月全省煤炭销售均价持续下跌后9月初出现拐点反弹,窄幅震荡,同比下跌。2023年在煤炭进口量大幅增长、新能源大力推广等因素影响下,煤炭库存持续攀升,煤炭价格逐渐向合理区间回归。2023年煤炭行业将由增产保供稳价转向精准保供稳价,用煤企业基本按月计划定购煤炭。

  1月煤价下跌,市场供需双弱,煤矿以保供电厂为主;

  2月煤价下跌,长协煤陆续到货,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保持正常水平。2月全省65家申请复工复产的煤矿已有49家按程序通过验收复工;

  3月煤价下跌,在煤炭供需形势逐步改善、长协拉运稳定以及煤炭进口好转的情况下,电煤日耗整体平稳,淡季特征逐步显现。受工业企业开工率提升影响,非电煤补库上升,民用煤与工业用煤需求“此消彼长”;

  4月煤价下跌,煤炭市场在传统淡季效应下交投转弱,烟煤销售均价跌破千元关口,市场观望情绪较浓。终端需求以刚需为主,电厂以长协拉运及进口煤补充为主,库存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5月煤价下跌,电煤需求淡季,市场存煤充足,库存同比偏高。电厂日耗稳定,非电企业需求依然低迷,供需基本面仍处偏宽松格局。市场煤价逐渐向长协煤价靠拢,煤炭价格仍处于向合理区间过渡的阶段;

  6月在国际煤炭供需改善、我国优质煤炭产能持续释放、进口回升等因素影响下,煤炭价格持续下行。煤炭最新价格与去年11月高点相比下跌18%,煤炭供需格局由紧转松,港口“蓄水池”作用不断体现;

  7月煤价下跌。今年以来,全省煤炭产能陆续释放,煤炭供应和运输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大厂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基本实现全覆盖,煤炭价格逐步向合理区间回归。同时进口煤零关税政策延续促进低价进口煤大量补充,抑制了煤炭价格上涨空间;

  8月煤炭价格已回落至2021年9月中旬水平,煤炭市场总体弱稳运行,目前全省6个大型电厂存煤量均较稳定,日耗处较高水平;

  今年持续下行的煤炭价格在9月初出现拐点开始反弹,长协煤供应稳定,市场煤库存略显不足。

  2023年1-9月全省煤炭销售均价最高为1月1日1248.11元/吨,最低为8月27日1044.78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203.33元/吨,跌幅16.29%。

  近期煤炭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供应偏紧,支撑煤炭市场价格走强。受亚运会召开、“双节”临近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检查保持高压态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责令停产整顿等因素影响,煤炭产能释放节奏放缓,预计短期煤炭市场供应持续偏紧的状况较难改变;

  二是电煤需求稳定,非电煤需求持续好转。在各项稳经济、促消费政策刺激下,国内经济形势向好,叠加“金九银十”到来,钢材、化工、建材等行业用煤需求增加,但持久性有待观察;

  三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拉动。近期大宗商品之首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9月突破95美元/桶,带动国际煤炭价格走高,国内外市场价格共振加持为国内煤炭价格提供支撑。

  对后期全省煤炭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四季度是煤炭行业消费旺季,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将呈阶段性紧平衡格局。“双节”前后煤矿停产检修增多,供给仍存收缩预期。10月是非电煤行业用煤消费传统旺季,随着宏观经济刺激政策陆续出台并落地,钢材、化工、建材等行业用煤需求将存增长预期。预计10月全省煤炭市场价格将呈震荡偏强态势运行。

  三、成品油批零价格冲高回落后上涨至年内新高,呈“W”型波动

  (一)1-9月全省成品油市场运行情况

  2023年1-9月全省成品油销售均价冲高回落后上涨至年内新高,呈“W”型波动,同比上涨。

  1月涨跌不一,2月中旬略有回落,下旬反弹;

  受国际原油价格加快下行影响,3月成品油批零价格行情由窄幅震荡转入下行通道;

  4月成品油批零价格走势分化,呈现批发价格上涨,零售价格下跌的态势。汽油刚需表现强劲,柴油支撑稳固;

  5月上、中旬处于年内第二轮下滑通道中,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最大幅度下调,跌至近一年以来最低。成品油供应量下降,成品油市场自身基本面没有明显利好利空驱动,形成震荡走势的主要原因为原油价格的波动;

  6月成品油价格下跌,供应稍缩减,汽油成交较好,柴油成交略显疲势。汽油消费量较5月上升10.12%,主要因为暑假出行增多及车载空调对汽油终端消费提振作用增强,汽油价格受刚需支撑抗跌性较强,但新能源车对汽油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

  7月成品油价格上涨,在原油成本上升、出口好转、需求稳步恢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成品油市场一改前期疲弱态势,供需两旺,汽油需求有保障,柴油需求有支撑,市场购销气氛活跃,景气度回暖;

  对国际原油供应趋紧的预期持续提振原油价格,叠加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长乐观预期,8月成品油价格持续攀升,已基本上涨至2022年8月水平。柴油走势强于汽油,市场供需两旺;

  9月成品油价格创年内新高,9月20日成品油迎来2023年第十九个调价窗口,表现为“六连涨”,创年内最大上调幅度。

  2023年1-9月成品油共经历了十九个调价窗口,呈现“十涨六跌三搁浅”的格局。涨跌互抵后,汽油价格累计上调1055元/吨,折合升价累计上调0.87元/升,柴油价格累计上调1015元/吨,折合升价累计上调0.94元/升。

  2023年1-9月全省成品油销售均价最低为1月1日8694.72元/吨,最高为9月24日9921.96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1227.24元/吨,涨幅14.11%。

  (二)成品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原油价格涨势明显。近期国际原油供应减少的预期提振油价,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已突破95美元/桶,创年内新高,对成品油价格支撑力度较强;

  二是市场需求尚可。8月经济数据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受各项稳经济、促消费政策刺激影响,户外工程施工进度加快,柴油需求有所回暖;

  三是成品油出口好转。海外柴油供应紧缺且需求回暖,国内柴油出口达年内新高。成品油市场供应压力减弱,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提振。

  (三)对后期全省成品油批零价格走势的研判

  当前成品油市场最大的利多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坚挺。但“双节”期间,因高原油价格抑制了部分需求以及沙特表示2024年将增加原油产量等利空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由多转空,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回落,其中美国原油价格一度超跌15%。受此影响,成品油价格有所下调。OPEC+原油减产计划实施结束期限为2023年底,因此今年原油产量仍呈收缩态势,原油价格下跌空间有限。成品油进入“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下游补货心态增强。特别是柴油市场,一方面,近期柴油出口套利高位,第三批出口配额下发,柴油出口形势较好,有效缓解国内柴油供应压力,对柴油价格形成较强支撑;另一方面,户外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开工率逐步提升,柴油需求增加。预计10月全省成品油批零价格将呈震荡偏强态势运行。

  四、化肥市场价格震荡下跌,跌幅收窄,企稳上翘

  (一)1-9月全省化肥市场运行情况

  2023年1-9月全省化肥销售均价震荡下跌,跌幅收窄,企稳上翘,同比下跌。1月价格下跌,市场交投气氛清淡,下游企业多数按照自身需求情况以及对肥价的可接受度按需采购,整体操作偏谨慎,市场价格存倒挂现象;

  2月价格上涨,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氮肥供应充足,磷肥、复合肥供应正常,钾肥供应紧张状况趋于缓解。下游逐步进入传统春耕备肥需求旺季,供需基本面好于去年同期,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化肥市场量价齐升;

  3月稳中有涨,上游原燃料成本居高不下、春耕旺季化肥需求旺盛是导致肥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4月价格下跌,市场供应较充足,保供稳价基础好于去年。市场基本按需采购,成本端支撑无力,看空情绪上升。以氮肥为例,由去年6月最高3300元/吨左右,降至目前2700元/吨左右,降幅达18.2%。需求不足和成本支撑力度明显不足仍然是导致化肥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5月价格持续低迷,市场供应面继续呈宽松局面,原燃料、需求面无明显利好。农业需求较分散,工业需求不温不火,少数化肥企业出台优惠保底政策;

  6月价格下跌,受原燃料价格尚未企稳、夏季追肥进入尾声、刚需多于储备等多重因素影响,化肥市场总体呈现产量增长、需求下降的特征。市场以刚需采购为主,心态谨慎。今年以来,全省氮肥、磷肥、钾肥和三元复合肥价格分别下跌11%、下跌5.4%、下跌8.9%和下跌7%,其中氮肥价格跌幅最大;

  7月价格下跌,各肥种价格走势分化,氮肥反弹,磷肥、钾肥、三元复合肥回落。市场心态多谨慎观望,以消化库存为主;

  8月化肥市场进入传统旺季,秋季备肥行情逐步开启。化肥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市场交易有所好转,下游备肥积极性提高;

  9月化肥市场价格上涨,市场库存下降。出口超预期、成本上升叠加秋季备肥影响,是化肥价格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秋季肥市场主要以氮肥、磷肥为主,钾肥、复合肥需求相对减少。

   2023年1-9月全省化肥销售均价最低为7月23日3062.1元/吨,最高为2月19日3408.9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346.8元/吨,跌幅10.17%。

  近期化肥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供应偏紧。今年1-8月化肥产量较去年同期呈增长趋势,据对3家样本企业调研显示,2023年1-8月化肥产量同比增长4.58%。但化肥行业出口形势好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肥供应压力,自2021年10月开始实施的化肥出口法检在2023年下半年有所松动,叠加印度招标计划实施,中国将有110万吨左右尿素出口,导致国内化肥市场现货紧平衡;

  二是需求改善。9、10月正值秋季肥消费旺季,市场备肥需求相续展开,活跃度上升。不过下游心态趋谨慎,追高意愿不强,低价位成交较好;

  三是成本上升。继氮肥价格上涨之后,其它各肥种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磷矿石累计涨幅150元/吨左右,硫磺累计涨幅100元/吨左右,为化肥现货价格提供支撑。钾肥市场因后续进口的不确定性,惜售心理较浓,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三)对后期全省化肥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近期化肥价格连续上涨后市场风险将逐渐凝聚,加重市场观望情绪;二是市场供应增加的预期较强。化肥行业保供稳价政策重启可能性较大,后期化肥企业将主供国内订单,化肥供应将以增加为主;三是秋季肥需求步入尾声阶段,刚需减少。

  综上所述,近期化肥市场利好利空因素交织,随着化肥价格持续走高,保供稳价政策有望重启,出口或面临收紧。市场观望情绪加重,化肥市场价格存在一定下调风险。预计10月全省化肥市场价格将呈震荡偏弱态势运行。

  五、水泥市场价格冲高回落后企稳小幅震荡反弹

  (一)1-9月全省水泥市场运行情况

  2023年1-9月全省水泥销售均价冲高回落后企稳小幅震荡反弹,同比下跌。1月价格下跌,临近年底,在建工程项目基本收尾或停工,市场成交下滑明显,下旬跌幅加大;

  2月价格上涨,库存低位,需求旺盛;

  3月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工地恢复正常施工状态,全省水泥行情呈现上行趋势;

  4月价格基本持平,具体表现为上半月上涨,成交较好、下半月下跌,库存压力较大的走势。市场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旺季需求恢复情况不及预期。水泥主要下游行业房地产投资仍然无明显起色,仅靠基建投资拉动水泥需求无法支撑水泥价格上涨;

  5月总体呈现“供需双弱、成本下降”的特征。水泥价格跌至年内最低位,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水泥厂家陆续执行错峰生产,水泥供应略有减少,市场库存缓慢下降;

  6月水泥价格跌至近五年新低,处入传统销售淡季,降库缓慢,市场竞争压力有增无减,水泥价格已降至去年7月水平。除重大项目外,其它项目对水泥的需求量很小,需求疲弱依然是水泥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因素;

  7月水泥价格跌至近五年新低,总体表现为“弱需求、高库存、资金紧张”的特征,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今年水泥市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受需求恢复较差、资金问题仍存、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8月全省水泥价格处于年内低点,水泥销量相比往年同期减少近20%,量价齐跌;

  今年全省水泥市场总体呈现需求不足、价格新低、量价齐跌的运行特征,水泥价格下行时间较去年长。一季度需求弱势回升,二、三季度需求低迷旺季不旺,水泥市场价格屡创新低,甚至跌至成本线以下。全省水泥价格自2023年4月9日达到419.4元/吨的年内高点后开始持续回落,至9月创下295.94元/吨的年内最低点后反弹。

  2023年1-9月全省水泥销售均价最低价为9月3日295.93元/吨,最高为4月9日419.4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123.47元/吨,跌幅29.44%。

  (二)水泥市场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供应收缩。供给端水泥行业严格执行错峰生产、追加错峰天数等,水泥产能持续下降,在“双碳双控”政策背景下,水泥行业保持较高的自律性,水泥市场供应端收缩预期增强。截至目前,今年水泥产量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79亿吨,同比下降2%。错峰停窑计划常态化有效抑制了水泥产能释放,在弱需求的市场环境下对减缓水泥价格大幅下降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需求改善,但不明显。当前水泥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旺季,需求呈现季节性好转,基建和房地产行业均进入年底赶工期施工旺季阶段,稳经济、促消费政策逐步发力,水泥市场需求预期向好,但受资金紧张影响,需求好转程度受到一定抑制;

  三是成本支撑作用显现。煤炭价格连续五周小幅攀升,累计涨幅3.1%,水泥生产成本上升,对水泥价格的支撑作用增强。

  (三)对后期全省水泥价格走势的研判

  四季度全省水泥市场仍将呈现“供应趋紧、需求回暖、成本上升”的特征。从供应端看,四季度全省将继续积极执行错峰停窑计划;从需求端看,在稳增长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将继续发力,房地产市场在利好政策加持下仍有恢复预期,支撑后续水泥市场需求,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水泥需求提供增量。但水泥需求量较往年同期水平相比仍属低位,水泥价格持续上涨的根基并不牢固。下游资金短缺问题仍然是制约水泥需求的主要原因。另外,房地产投资占水泥需求的比重超过50%,是水泥行业下游需求的主要支柱产业,对水泥价格影响较大。基于房地产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弱势状态,因此水泥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10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将呈涨跌互现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