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显示,2024年1-12月,湖南省生活必需品市场整体平稳有序,各品类价格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市场供需相对平衡。
累计同比看,湖南省重点监测的11大类生活必需品价格6跌5涨。其中,肉类、禽类、蛋类、蔬菜、水果和饮用水价格均下跌;粮食、食用油、奶制品、调味品和水产品价格均上涨。
单月同比看,湖南省重点监测的11大类生活必需品价格4跌6涨1持平。其中,肉类、禽类、蛋类和饮用水价格均下跌;粮食、食用油、奶制品、调味品、水产品和蔬菜价格均上涨;水果价格持平。
单月环比看,湖南省重点监测的11大类生活必需品价格3跌7涨1持平。其中,肉类、蛋类和蔬菜价格均下跌;粮食、食用油、禽类、奶制品、调味品、水产品和水果价格均微涨;饮用水价格持平。
具体情况如下:
一、粮油类零售价环比波动甚微
2024年,全省多措并举拓宽售粮渠道、稳抓盘活粮油市场商贸流通,切实确保各地粮油产销调配稳健发展。今年全省着力推广粮食网上预约收购,有效保障各地农户粮食应收尽收,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为稳固粮油生产各项工作,全省积极探索土地增效、群众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广绿肥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在粮食保供方面,全省首创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全面提升供应链条韧性,并通过借势农博会深入推进粮油企业产销对接,进一步擦亮“湖南好粮油”品牌名片。粮油争“香”、市民抢“鲜”,2024年全省各类粮油生产种植工作稳步运行,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从市场整体来看,12月份全省粮油类市场供需平稳有序,价格环比前一月波动甚微。监测显示,粮食零售均价6.14元/公斤,环比微涨0.2%。其中,大米零售价5.78元/公斤,环比微涨0.2%;面粉6.5元/公斤,环比微涨0.2%。食用油零售均价18.75元/升,环比微涨0.2%。其中,豆油零售价环比微跌0.9%;花生油、菜籽油和调和油零售价环比分别微涨0.5%、0.5%和0.4%。较2023年12月来看,全省粮、油零售均价同比分别上涨3.1%和2.9%;较2023年1-12月来看,全省粮、油零售价累计同比分别上涨2.57%和1.43%。
从国内情况来看,今年粮食产能稳中有进,市场预期稳定,粮食总体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预计粮食收购量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从省内情况来看,今年各部门深入分析研判,制定系列稳产保供措施,持续巩固绿色、高效、规范的粮油市场机制,确保全省粮油市场总体平稳运行。眼下,全省粮油类市场总体以平稳为主,预计后期全省粮油类价格将继续维持平稳走势运行。
二、猪肉零售价环比持续下跌
今年1-12月,国内生猪价格呈先涨后跌、再逐步走高、而后趋稳回落的走势运行。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80万头,环比继续增长0.2%,同比下降1.9%。近来,猪肉市场整体供应仍显宽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份全国猪肉价格环比下跌2.1%,较今年11月份跌幅缩小1.3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猪价经历前期的下跌走势后,在市场调控和产能持续去化影响下,新一轮猪周期中,以劳动节、端午节为契机,今年5月-7月猪价持续呈涨;8月-9月,前期猪肉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下游市场供应相对偏紧,同时生猪养殖端持一定挺价心态,出栏节奏逐步放缓,部分屠企开工率偏低,猪价在一定程度上易涨难跌,而后,猪源集中出栏,市场供应相对宽裕,故猪价涨势迅速放缓;10月-11月,国庆小长假期间,全省各地猪肉市场购销积极,且随着气候转变及旅游消费市场的推升,猪肉市场消费得以改善。11月下旬,强冷空气降临,猪肉消费逐渐进入传统腌腊旺季,生猪养殖端认卖较为积极,但猪肉市场消费需求还未充分释放,在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的格局下,猪价持续走弱。到12月,气温进一步降低,生猪市场需求端正式步入腌腊旺季,由于前期猪价超预期下跌,月初上旬随着供需关系逐渐趋稳,且生猪养殖端挺价情绪渐浓,部分地区猪价有触底反弹迹象。月末下旬,散户出栏积极性趋强,生猪市场出栏量稳中有增,销售平稳,虽然双节临近对猪肉购销需求有所提振,但当前猪肉市场供应量仍较为充足,故大部分地区猪价仍以偏弱走势运行为主。
从省内情况来看,今年1-12月的52个周期中,第4周-第6周(即1月22日-2月18日)、第15周-第16周(即4月8日-4月21日)、第21周-第36周(即5月20日-9月8日)、第43周(即10月21日-10月27日)和第50周(即12月9日-12月15日)猪肉零售价均较其前一周呈涨;其余29个周期的猪肉零售价均有跌有平,且跌幅也均在1%以内。今年四季度以来,猪肉零售价走势如下:
10月份,全省猪肉相关制品零售价由涨转跌。监测显示,全省鲜猪肉零售价28.82元/公斤和猪后腿肉28.91元/公斤,环比分别下跌1.1%和1.5%。而较2023年10月来看,全省鲜猪肉零售价同比上涨8%。
到11月份,全省猪肉相关制品零售价保持稳中下行走势运行。监测显示,全省鲜猪肉零售价28.61元/公斤和猪后腿肉29.1元/公斤,环比分别下跌2.1%和1.3%。而较2023年11月来看,全省鲜猪肉零售价同比上涨7.8%。
12月份,全省猪肉相关制品零售价继续下行走势运行。监测显示,全省鲜猪肉零售价28.03元/公斤和猪后腿肉28.14元/公斤,环比分别下跌1.5%和2.4%。而较2023年12月来看,全省鲜猪肉零售价同比上涨7%。
主要原因是:今年8月份,多方因素综合影响下,猪肉市场呈“近强远弱”局面,猪价易涨难跌,供应相对偏紧是推涨此轮猪价下降的最主要因素。9月份,猪肉市场供需格局有所改善,在开学季以及中秋节促销等活动的推动下,猪价呈涨,但涨幅较8月已明显放缓。10月份,随着猪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猪价波动不大,整体呈稳中偏弱走势运行。到11月份,随着气温走低,牛羊肉市场需求较为火热,而猪肉市场消费仍处于供强需弱局面,故猪价承压稳步回落。而12月份,生猪市场供应相对充足,市场供需皆有所增长,虽猪价走弱,但波动幅度较小,从市场情况来看,养殖端出栏积极性尚佳,市场整体稳中向好。综上所述,市场整体博弈依旧明显,预计后期节日临近,全省猪价或有一定的回升趋势。
三、蔬菜零售均价环比小幅下跌
今年1-12月,全省蔬菜零售均价总体大致呈“M”型走势运行。分月来看,2024年1-2月蔬菜零售均价呈持续上行走势运行;3-4月蔬菜零售均价呈持续下行走势运行;5-6月蔬菜零售均价环比呈稳中微涨、再转跌走势运行;7-10月蔬菜零售均价环比呈持续上行走势运行;而11-12月,蔬菜零售均价环比呈持续下跌走势运行。
近期监测数据显示,全省蔬菜零售均价除11-12月环比均下跌外,8-10月均较前一月呈不同程度上涨。其中,8月蔬菜零售均价7.68元/公斤,环比上涨6.5%;9月蔬菜零售均价8.2元/公斤,环比上涨3.4%;10月蔬菜零售均价8.43元/公斤,环比上涨2.1%;11月蔬菜零售均价7.91元/公斤,环比下跌6.1%;12月蔬菜零售均价7.5元/公斤,环比下跌4.3%。
具体来看,8月份,菜价持续走高,主要原因是:受当时高温、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等因素综合影响,本地蔬菜产量缩减,夏令菜产量逐渐减少,而冬令菜还处于生长期,“青黄不接”致使部分菜品货源紧张,加之外调蔬菜进货产生的高运输成本及鲜菜存储环节等损耗,以至于蔬菜价格大面积持续上涨。9月份,蔬菜市场供应以北方冷凉菜为主,且各类秋菜陆续涌市,季节交替也是影响蔬菜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加之开学季、中秋节日等因素影响,蔬菜市场整体需求面较大,购销活跃,故全省菜价维持高位运行。
四季度来看,其中10月份,蔬菜市场整体需求渐趋平稳。随着气温下降,各地蔬菜市场产量有所回升,蔬菜的采摘、运输及存储等环节成本费用降低,但相比前期,蔬菜价格仍稳中偏强,不过随着气温及市场供需关系的情况变化,全省“菜篮子”价格已有趋稳回落的趋势。11月份,据农情调度,今年秋冬蔬菜种植积极性高,大部分地区秋冬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对蔬菜生产条件较为有利,前期推迟上市的菜品也逐步恢复,时令蔬菜供应量得以稳步增加,故菜价趋稳回落。到12月份,全省秋冬蔬菜生产供应基础稳定,大白菜和白萝卜等蔬菜批量上市,供应快速增加,叶菜类和甘蓝类价格跌幅相对较大。双节前夕,全省各地蔬菜市场货源有序调配,“菜篮子”品种琳琅满目,价格总体以稳为主,居民购销有序,生产及商贸流通各环节秩序井然。
但从单月同比及较去年累计同比看,菜价走势呈现不同情况,具体如下:
今年12月份,全省蔬菜零售均价同比上涨2.5%。其中,价格同比涨幅在10%-25%之间的菜品有:胡萝卜、莲藕、冬瓜、南瓜、青椒、蒜头、韭菜和大葱;价格同比跌幅明显的菜品有:菠菜、生姜、山药和黄瓜,分别下跌7%、9.1%、9.5%和7.9%。
较2023年1-12月来看,全省蔬菜零售均价累计同比下跌0.47%。其中,价格跌幅相对明显的菜品有:土豆、生姜和山药,累计同比分别下跌13.16%、7.05%和6.66%;涨幅相对明显的菜品有:莲藕、冬瓜和蒜头,累计同比分别上涨10.58%、7.09%和19.36%。
由于冬季气温低,为保障后续蔬菜市场节日货源调配有序、供应充足,全省各地积极稳抓生产及商贸流通各环节,以确保节日市场省内居民“菜篮子”量足价稳。随着双节临近,市场购销需求增大,部分蔬菜价格已有回暖迹象,菜价整体跌幅已逐步收窄,预计后期全省菜价或有止跌回升的可能。
四、水果零售均价环比稳中微涨
1-12月,全省水果单月价格呈震荡起伏走势运行,波动较为频繁。分月来看,今年2月、5月、9月和12月果价环比均呈稳中微涨;1月、3月-4月、6月-7月和10月-11月果价环比均呈稳中微跌,而8月果价环比持平。
主要原因是:2月正值春节走亲访友时期,水果市场呈供销两旺、量价齐升态势运行;5月迎来劳动节假期,同时月末临近端午前夕,加之天气逐渐炎热,而部分夏季果品处在上市初期,故当月果价有所微涨。6月由于处在梅雨汛期时段,长江中下游多强降雨,今年多地出现汛涝灾害,因此对当月果蔬市场供应等环节及果价走势均有一定影响。
7月的4个周期内,果价呈连续微跌走势运行。主要是应季水果大量上市,西瓜价格“大跳水”、葡萄、菠萝等水果价格也呈跌势,加之应季鲜桃纷纷上市,水果市场总体供应充足、品类丰富,使得整体果价呈稳中下行走势运行。到8月份,水果市场供应平稳、需求渐旺,果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调整。再到金秋9月,百姓的“果盘子”在中秋来临之际日益丰富,石榴、猕猴桃等水果纷纷上市,中秋前后水果市场交易量稳中抬升,在月度周期内整体果价呈连续微涨走势运行。
10月份,天气转凉,国庆期间果市时令水果大面积上市,部分秋果开始进行降价促销,果价整体微跌。到10月后期,苹果、梨、柚、冬枣等应季水果不断上新,市场供需相对平衡,故整体果价稳中微跌。11月份,立冬过后,各地柑橘及特色水果硕果盈枝,砂糖橘、冰糖橙和甘蔗等水果颇受消费者青睐,其中怀化、衡阳的本地冰糖橙和褚橙广受关注。整体来看,月度周期内市场时令水果品类丰富、供应充足,故整体果价继续维持稳中下行走势运行。到12月份,省内部分地区外地草莓“抢鲜”上市,柑橘类水果占据“C”位,各类冬季新上市果品颇受消费者青睐,叠加今年海内外车厘子大量涌市,果市热闹非凡。综合来看,在供应稳定且销售旺季等因素加持下,果价整体呈稳中微涨走势运行。
监测显示,12月全省水果零售均价10.79元/公斤,环比微涨0.6%。重点监测的8类果品价格呈“4跌4涨”,其中,苹果、香蕉、梨和菠萝价格环比分别下跌1.2%、2.5%、0.4%和1%;葡萄、柑橘、西瓜和芒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1.8%、5.2%和1.2%。
较2023年12月来看,整体果价同比持平。重点监测的8类果品价格呈“4跌4涨”,其中,苹果、葡萄、梨和芒果价格同比分别下跌3.7%、0.8%、6%和3.2%;香蕉、柑橘、西瓜和菠萝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4%、11.4%、5.9%和0.8%。
较2023年1-12月累计情况看,全省果价累计同比下跌3.37%。重点监测的8类果品价格呈“6跌2涨”,其中,苹果、香蕉、柑橘、梨、菠萝和芒果价格累计同比分别下跌2.09%、8.96%、2.37%、11.72%、3.11%和1.64%;葡萄和西瓜价格累计同比分别上涨0.25%和6.22%。
12月以来,时令特色水果纷纷涌市,在元旦、春节因素加持下,市场购销一片火热,预计后期全省果价或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五、水产品零售均价环比稳中微涨
整体看,今年1-12月,全省水产品价格单月涨跌幅均在1%以内。其中,2月以来,水产品价格连续8个月稳中微涨,直到10月开始由涨转跌,而到11月又止跌回升,主要原因是:
二季度内,4月气温条件利好,来湘游客络绎不绝,加上湖南的“夜经济”持续火热,各地丰富多彩的夜宵多元文化势头带动各大餐企的河蟹、小龙虾等水产消费需求稳步上升。据洞庭虾市南县小龙虾交易中心销售数据,其日销售量可达20万公斤,以此拉动水产品整体价格稳中微涨。5月,天气逐渐炎热、降水充沛,叠加“五一”假期的到来及文旅消费的“火爆”,因此拉动全省餐饮消费稳步激升,水产品整体零售均价随之呈涨。6月,受强降雨及汛涝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各类水产品市场供应相对前期减少,加之月末迎来暑期旅游旺季,水产需求提升明显,从而水产品整体零售均价呈涨。
三季度内,7月,暑期休闲旅游迎来“高峰期”,消费需求逐渐释放,而受高温三伏天及台风“格美”影响,水产品的生产、捕捞、运输等环节成本费用相对提高。综合分析,7月水产品整体零售价呈稳中微涨。8月,随着南海海域和东海部分海域为期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结束,多地渔船集中出海捕捞;加之月末大闸蟹“促销热”接踵而至,线上预订大闸蟹礼品卡成为当下“热潮”,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维持稳中微涨走势运行。9月,中秋至月末期间梭子蟹、大闸蟹集中上市,在节日促销的影响下,全省多地水产市场销量稳中呈增,水产品零售均价也随之稳中微涨。
10月-11月,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水产品市场迎来了一波销售旺季。据悉,长沙水渡河市场日均交易量可达532.85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间,大闸蟹的热度依旧不减,其中湖南湘阴打造农旅融合,让食客们畅享了一年中最佳品蟹时节,今年当地“蟹”经济预计总产值超亿元。入冬以来,水产市场供需相比前期逐渐趋于平衡,各品类价格涨跌幅度较小,整体呈微幅震荡走势运行。到12月份,月度周期内,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呈2涨1跌1持平,涨跌幅均不超过0.4%,市场整体供需平稳、货源充足、品类丰富,居民购销有序,月度内各品类价格波动甚微。
监测显示,12月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30.32元/公斤,环比微涨0.1%。重点监测的8种水产品价格呈“4跌4涨”。其中,鲤鱼、草鱼、鲫鱼和对虾价格环比分别微跌0.4%、0.8%、1%和0.3%;鲢鱼、大带鱼、大黄鱼和河蟹价格环比分别微涨0.8%、0.4%、0.7%和0.3%。
较2023年12月来看,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同比上涨3.2%。其中,鲢鱼和对虾价格同比跌幅明显,分别达7.4%和8%;草鱼和河蟹价格同比涨幅明显,分别达7.3%和18.2%。
较2023年1-12月来看,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累计同比微涨1%。其中,大黄鱼价格累计同比涨幅明显,达8.91%;而鲢鱼和对虾价格累计同比跌幅明显,分别达12.2%和13.59%。
12月,冬至节气过后,腊月接踵而至,气温渐寒、年味渐浓。市场上虾蟹、鲜鱼的货源供应量足价稳,主要品种价格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月末下旬全省海鲜及水产市场各品类价格以稳为主,随着供需格局渐趋平衡,预计后期全省虾蟹及鲜鱼类水产品价格或维持微幅震荡走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