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日是疫情放开后迎来的首个小长假,全省各级商务部门积极谋划,多策发力,全力做好节日市场供应和消费促进工作。监测显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效果逐步显现,城市烟火气正在归来,加之天气晴好,居民外出购物游玩明显增多,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各大商圈人气回升,迎来一波儿消费热潮。假日期间,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377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3.37亿元,同比增长8.9%。
一、生活必需品市场货足价稳
各级商务部门积极行动,指导组织重点商贸企业和骨干保供企业与供应基地加强产销衔接,拓宽货源渠道,重点保障粮、油、肉、蛋、奶、菜等库存数量和商品种类,启动节日期间生活必需品日报监测制度,密切关注市场运行态势,确保主副食品供应充足。监测显示,节日期间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购销活跃,价格较为平稳。重点监测的66种商品价格,与元旦假日前相比,21降43涨2平。分类看,猪肉(后腿肉)34.95元/公斤、鸡蛋11.32元/公斤,分别下降3%、1.1%;粮食5.16元/公斤、白条鸡19.18元/公斤、水果9.29元/公斤、水产品28.4元/公斤、蔬菜6.21元/公斤,分别上涨0.8%、1.4%、2.9%、3.6%、7.8%;食用油17.67元/升,价格稳定。
二、多策发力,促进消费持续回暖
为丰富节日市场供给、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消费活力,助推经济增长,各级商务部门积极行动,认真谋划,抢抓岁末年初消费旺季,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省商务厅主办的“豫见好物·嗨购过大年”2023河南网上年货节活动12月30日正式启动,“双节”期间全省将举办“8+18+N”场活动。郑州市结合节日消费特点,“双节”期间组织开展260余场不同主题和类型的促消费活动,各级财政直接发放消费券和购物补贴等资金将达到2.5亿元。洛阳市启动2023年“古都新生活·千企万品亿元”新春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出老字号年货节、迎春购新车、迎春购好物等五大类活动,联合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等投入资金近3亿元。各商贸企业抢抓“元旦”“跨年”旺销商机,提前布局,精心组织,创新思路,采取满减、打折、满额抽奖、限时妙杀、整点抢购、直播等个性化营销活动。各购物中心、商超、专业店等人流回升,迎来久违的销售热潮。元旦期间,重点监测的361家大型商超共实现销售额13.25亿元,同比增长8.8%。
三、多点开花彰显消费潜力,双向跨界融合引领新消费
节日里,粮油食品、服装鞋帽、日用品等刚性消费平稳增长,说明消费增长潜力依然很大,家电、金银首饰、体育娱乐用品、新型数码产品等热门商品多点开花,彰显消费升级趋势不改。信阳西亚超市食品类销售同比增长24.3%,洛阳泉舜服装类销售同比增长75%,洛阳苏宁家电类销售同比增长127.1%,长葛一峰百货金银珠宝类销售同比增长42.3%,郑州丹尼斯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65.4%,洛阳王府井通讯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5.4%。
随着商务流通领域市场体系完善、物流业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企业数智化改造,“线上+线下”“到店+到家”,网络促销、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新型消费迎来大发展。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悄然兴起,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四、餐饮消费平稳复苏
假日里,商务接待和团拜活动大幅减少,餐饮消费以家庭团聚、走亲访友就餐为主。中餐酒楼上座率达到7成,是假期前的两倍,部分老字号、特色餐饮和具备品牌影响力的饭店,上座率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火锅、外卖、简快餐恢复情况良好,是平时的数倍,一些门店出现排队消费现象。姐弟俩、阿利茄汁面、76人河南烩面等简快餐企业门店多轮翻台。总体看,河南餐饮企业整体情况远好于前期,餐饮业至暗时刻已经过去,行业呈现平稳复苏趋势。元旦期间,重点监测的16家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150.6万元,同比增长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