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市场:供应缺口扩大,价格强势反弹
煤炭价格结束跌势大幅回升,本期均价涨至1350元/吨(基期1280元/吨),涨幅达5.5%,无烟煤洗选块煤同步上行至1350元/吨。本轮反弹主因三重因素叠加:①运输中断,持续暴雨致西南铁路干线中断,“北煤南运”受阻,新疆煤到货量骤降40%,区域供应缺口扩大;②水电减发,乌江流域来水同比减少15%,火电日耗增至12.3万吨,部分抵消雨季降水影响;③安全限产,六盘水开展煤矿安全整治,30万吨以下矿井全面停产检修,区域供应收缩25%。
二、成品油市场:批发微涨,零售持稳
成品油批发价微涨0.1%至8711.67元/吨,柴油0#批发价持平于7672元/吨,汽油92#批发价微涨至9015.2元/吨;零售端全线持稳,柴油0#零售价维持7.05元/升,汽油92#零售价稳定在7.43元/升。消费呈现“旺季不旺”特征:暑期自驾游带动汽油消费环比增8%,但贵阳充电桩密度达15个/平方公里,新能源车分流效应持续,加油站日均销量同比降3.2%。
三、钢材市场:螺纹钢领涨,基建与地产需求分化
钢材均价续涨1.7%至3275元/吨,品种分化显著。其中,螺纹钢(Φ16-25mm,HRB400)大涨4.2%至3200元/吨,创单月最大涨幅,受益于贵阳T3线、遵义至铜仁高速等基建项目集中采购,社会库存周降12%;高速线材(Φ6.5mm,HPB300)回落0.6%至3350元/吨,反映房地产新开工停滞导致需求走弱,钢厂已下调排产计划15%。
四、化肥市场:氮肥走强,复合肥承压
化肥均价微涨0.2%至2683.27元/吨,品种走势分化。其中,氮肥上涨0.8%至2225.42元/吨(尿素同步上行),主因北方洪灾致晋冀尿素减产20%,叠加省内安全检修限产;三元复合肥微降0.2%至3141.11元/吨,南方晚稻备肥尾声需求减弱,钾肥进口价涨至330美元/吨抑制利润空间。
五、水泥市场:价格坚挺,暴雨扰动供需
水泥价格连续三周持稳,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维持在310元/吨。强降雨致黔东南施工进度延缓20%,但“强省会”战略下贵阳贵安新区建设加速,日均出货量逆势增8%。供应端通过动态错峰(库容比降至51.2%)维持平衡。
六、化工市场:硫酸持稳,新材料产能蓄势
化工产品价格平稳,硫酸98%维持在720元/吨。传统需求淡季被新能源投资对冲:宁德时代铜箔项目在黔西南投产,拉动硫酸月采购量增15%;毕节磷煤化工基地完成设备调试,预计9月释放纯碱、甲醇等新品产能。
七、市场总结与趋势展望
本周呈现“能源反弹、建材分化、农资震荡”特征,深层次驱动源于政策、天气与产业转型。煤炭逆袭的可持续性存疑,暴雨导致的运输中断属短期扰动,但六盘水安全整治延长可能加剧区域供应紧张;乌江流域水位较常年低1.2米,若持续偏低,火电需求或延续强势。钢材“螺强线弱”折射基建与地产分化,专项债加速落地支撑螺纹钢需求,但房地产新开工同比下滑33%,线材价格承压。贵阳T3线等基建项目集中采购或透支短期需求。化肥成本传导受阻,北方洪灾推升氮肥价格,但国际化肥低价冲击(中东尿素CFR 305美元/吨)抑制复合肥利润空间。省内磷铵企业开工率升至85%,但钾肥进口成本高企挤压下游利润。新能源转型加速重构能源消费,毕节磷煤化工基地投产在即,新能源材料产业链(锂电铜箔、甲醇)将重塑化工品供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20%,持续压制成品油消费弹性。